請點選標題欣賞其他攝影作品
文/葉重利 照片提供/台灣教會公報社
巴克禮博士在一八四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出生於蘇格蘭格拉斯哥,一個虔誠的喀爾文教派的基督教家庭。童年的教會生活,培育了他對基督信仰認識的初階,也為他未來獻身事主作了極好的預備。
一八六四年巴克禮進入蘇格蘭格拉斯哥大學唸書。他善於數學及科學的學習。受到Kelvin良師啟蒙後,他對藥學的研究持高度興趣,終生樂此不疲。而在科學研究的表現上,他所做特殊電感應溶量之測量研究,被列入William Thompson論文中,使他得以能進入英國皇家學會,留名在大英百科全書內。
十六歲生日 立誓約將一生誠心奉獻
巴克禮是格拉斯哥大學非常優秀的學生,十六歲生日那天,也是巴克禮在大學生活二年級開學時,他立了一個重要的誓約,在上帝面前把自己的一生誠心奉獻。一八六九年秋天,他進入自由教會神學院就讀,於一八七三年春天完成學業,也曾到德國萊比錫學習。最後他決定放棄Kelvin良師指導下的科學研究工作,而選擇了十字架的宣教事工。
巴克禮決定海外事奉是在格拉斯哥神學教育結束後。當時杜嘉德牧師正在尋找中國宣教的伙伴。當時他對於福爾摩沙的了解,是非常模糊與荒繆的。經由學長的描述,只知道那島嶼乃福音未及之地,高山地區住著野人,其中很多是食人族。
也許因緣巧合,某天晚上,校長邀集一群學生與正在印製“廈門語字典”的杜嘉德牧師見面。巴克禮覺得那字典編得很好,適宜印刷成冊。杜嘉德牧師告訴他說:「是啊!我想將來你到中國時,它一定會使你受用無窮。」後來杜嘉德立刻寫信給巴克禮,一心一意邀他同行,到中國從事奉獻事工。那時汕頭和福爾摩沙尚缺人手。最後巴克禮牧師被教會差派到福爾摩沙。他在回憶時,打趣的說:「也許是自己的腿長,比較適合走福爾摩沙的山路吧!」
一八七四年的九月十九日,巴克禮從英國利物浦出發,十二月十八日到達廈門,停留數個月後,才到達福爾摩沙。一八七五年六月五日他在打狗上岸。那時英國長老會宣教事工已進行十年之久。馬雅各醫生在台南受逼迫情形已成古老歷史。
巴克禮初抵台時,根據宣教會的統計:「當時台灣人口約二百五十萬人,受洗成人領聖餐者一千零三十一人,包括八十一位接受調教。教會二十六間,傳道人二十四位,奉獻收入六百一十八元。教會信徒之外,慕道友有兩倍之多。」宣教工作在講著台灣話、住在山腳下的平埔族人區已經展開。然而宣教工作尚只是萌芽階段而已。
基督教進入府城,宣教師會運用不同的社會奉獻事工,取得人們的信賴,進而接受聖經教義。巴克禮認為,培育人才的百年教育,除了培養宣教的各項人才外,如何啟迪民智,更是急迫的事工。因此,他辦大學,引進西方印刷技術,發行台灣第一份報紙,大力推動台語羅馬拼音的白話字運動。他在台灣六十年的奉獻歲月裡,可以說是台灣教育現代化的先鋒,長年的扎根努力,逐漸讓西方宗教真正走入漢人的生活信仰裡。
創辦全台第一所大學-台南神學院
為了培育宣教人才,早在1869年英國宣教師馬雅各醫生,在府城二老口醫館(今衛國街附近)之禮拜堂,開辦「傳道者速成班」,學生有九位。後來打狗
(高雄旗津)亦成立「傳道者養成班」,學生有四人。
1876年英國宣教師組成的教士會,把打狗和府城的傳道養成班合併為一,全部學生在府城二老口醫館上課,成立「大學」。由巴克禮牧師擔任校長,早期的教師全是英國籍人士,有李庥牧師、甘為霖牧師和施大闢牧師等人,成為台南神學院之起源,亦是台灣第一所設立的大學。後來教士會在新樓醫院東北角,建築了一座長方形之校舍,於1880年2月23日開學,由巴克禮牧師擔任首屆校長,當時有十八名學生,「大學」的校園正式在此設立。
獨特的是,神學院使用廈門話(與本地台語相近)來教課,招收的學生,入學資格與一般學府有極大的差異,基本上每位學生都是基督徒身份。學校所提供的學科包括聖經研究、牧會指導、天文、地理、漢學、哲學、音樂等。此所百年學校,也為台灣培育了無數的各種社工人才。
發行台灣第一份報紙---台灣教會公報
巴克禮博士推動白話字不餘遺力。他觀察一般台灣人很少有受教育的機會,入私塾者為數很少,大多數都是文盲,所以他認為教導一般百姓最簡易的方法是白話字。1880年5月4日,住在英國的馬雅各醫師為台灣文字事工捐獻一台小型印刷機。巴克禮牧師趁初次回英國渡假機會,親自前往蘇格蘭格拉斯哥印刷公司(Aird & coghill)學習撿字、排版方法和印刷技能。1884年5月20日印刷工作終於得以正式開始,這是台南(也是全台)印刷業之濫觴。巴牧師把書房命名為「聚珍堂」,俗稱「新樓書房」。
1885年巴克禮博士自廈門返台,同年6月英國長老會又送來一筆奉獻金,在台灣教會公報社社址蓋了一所印刷廠。1885年7月12日(光緒十一年6月12日)由他主持,台南新樓書房發刊「臺灣府城教會報」第一號,即今日台灣教會公報創刊號。其內容共有四頁,巴克禮博士並擔任主筆。
代理長榮中學校長 籌募購買校地經費
英國教士會為推廣教育,決定開辦全台第一所高級中學---長榮中學。
一八八五年九月二十一日,中學正式在舊樓醫館的角落開始上課,余饒理長老為首任校長。當時學生共有十名。
巴克禮博士在一八九七年一月十二日到一八九八年一月二十日期間,曾兼任第二任代理校長。他除了教導聖經課程外,還教導天文和歷史學科。為了使長榮中學能夠達到與日本國內高等學校相同的水準,他與夫人專程到日本作教育考察。同時還私費資助留學生到日本研讀醫學、文學或農業學。
一九一二年十二月,巴博士和代理校長宋忠堅牧師,以及即將上任的第三任校長萬榮華牧師,共同策劃學校的長期發展,並募款六萬元,終於在東門城外購買五甲多的校地興建校舍,於一九一六年二月十四日學校大樓落成。
巴博士曾任長榮中學董事長,並以私款購買英國物理和化學實驗儀器來充實科學教室,而且自己親自撥時間教導學生作實驗,提高學生對科學研究的興緻與認知。巴博士注重中學教育的用心,培育了許多台灣的菁英,才使長榮中學有今日的光景和榮耀的史頁,對台灣社會和教會的貢獻居功甚大。
府城百姓的和平天使
一八九四年七月二十七日爆發中日甲午戰爭,台灣雖然沒有直接捲入戰禍之中,但是隔年四月十七日日本戰勝,滿清政府與日本締結馬關條約,條約之一是滿清政府把台灣和澎湖割讓給日本,因此台灣的政治環境面臨極大的轉變。當此不幸的消息傳到台灣時,全島百姓無不驚愕與悲憤,許多關心台灣政治的群眾憤怒填胸,全體會集於巡撫唐景崧面前,堅持表達誓不從日,決心固守台灣,並要求唐巡撫領導百姓抗日到底。當年台灣的軍隊和民兵的總數,只有區區五萬左右,裝備當然不如日軍之齊全。
一八九五年,組織精密的日軍近衛師攻陷台北後,隨即揮軍南下,相繼攻佔桃園、中壢、新竹、彰化、嘉義,再直逼台南。由陸軍中將乃木希典率領的南方遠征軍於十月二十日抵達二層行,並準備砲轟進軍府城。當時劉永福的駐軍已悉數撤走,台南的治安每況愈下。市街上惡徒為非作歹,掠奪與擾亂有增無減。地方士紳集會商量對策,卻無法控制混亂的局勢。於是大家請求巴克禮牧師去見乃木將軍,懇求乃木將軍不用武力或砲擊入城治理台南。面對著台南仕紳懇切的祈求,他決定冒著生命危險,與宋忠堅牧師也同時要求那些富商派護衛來保護宣教師的生命及房宅,並建議富商聯名寫信,加以蓋章。日本軍隊就如此和平地佔領台南,台南市民無一人受害,全城免於戰事的破壞和流血的事件。
翻譯新舊約聖經
巴博士具有語言學習之天份,在英國和德國接受神學造就時,除了自己的母語外,他還學會德語、希臘文和希伯來文之識讀。他在1875年抵達東方後,又勤於學習宣教區域所需用的廈門話,而成為一個稱職的宣教師。他在廈門和台灣時,喜愛看野台戲,為要從中學習本地話,出外上街時,也經常戴著筆記本,隨時把聽到的話紀錄下來,幫助自己學習更多字彙,因此後來他受邀請完成不少重要的文字事工。
1. 新舊約聖經翻譯
除了費心從事神學教育之外,巴博士也是一位教導羅馬字(白話字)的好老師,他比任何一位英國宣教師更熟悉閩南語。他本著神學教育學者的身分和良好廈門語語言的能力,受英國宣教會邀請擔任廈門話新約聖經之轉譯。他在1913年10月2日完成廈門語新約聖經,三年後出版。到了1925年8月間英國聖經公會正式委任巴博士翻譯舊約聖經,那時他已年逾七十歲。到了1933年8月4日他把舊約聖經瑪拉基書做了最後一次的校正並送印,於年底獲得上海寄到府城二十冊廈門話舊約聖經。
2. 廈英大辭典增補(Supplement to Dictionary of the Vernacular or Spoken Language of Amoy)
除了翻譯新舊約聖經的功勞可歌可泣外,他還花十年的時間,把杜嘉德牧師所著「廈英大辭典」作了276頁增補,編著了台灣最通行的日常用語手冊。1923年出版問世,使外國人在學習台灣話的事上得到許多助益。
執著奉獻 大愛永留人間
巴博士的生活充滿活力,有活潑和敬虔的靈性和終身熱心傳道的態度。從他長年翻譯聖經,可以看出他異於常人的堅強毅力。到了八十四歲時,他還是每天工作八小時。執著奉獻的心志,使他的一生留給福爾摩沙島嶼諸多貢獻。1935年十月五日,巴博士因腦溢血而息勞歸天,享年八十六歲,最後長眠於台南的基督教墓地。
這位因為大愛而航向福爾摩沙的偉大宣教師,在他的生命裡擁有許多優秀的特質,為紀念他一生偉大的貢獻而命名的巴克禮紀念公園,就是要發揚他的大愛精神,讓後人學習永遠感念。